大型网站负载均衡架构

大型网站负载均衡架构

负载均衡 (Load Balancing)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,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、增加吞吐量、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、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。
大型网站负载均衡的利器

全局负载均衡系统(GSLB)
内容缓存系统(CDN)
服务器负载均衡系统(SLB)

全局负载均衡系统(GSLB)优势:
数据中心冗余备份
多站点流量优化
确保用户体验

内容缓存系统(CDN)
内容缓存系统(CDN)之静态加速
内容缓存系统(CDN)之动态加速

动态加速的特点:
智能路由
传输控制协议(TCP)优化
HTTP预载

服务器负载均衡系统
应用背景
访问流量快速增长
业务量不断提高

用户需求
希望获得7×24的不间断可用性及较快的系统反应时间

负载均衡必须满足性能、扩展、可靠性
服务器负载均衡系统三种接入方式:

部署方式 特点 优点 缺点
串联路由模式 比较常见的部署方式
  • 负载均衡设备将服务器有效隔离,安全考虑上最好
  • 服务器网关指向负载均衡设备,   功能实现更简单,有利于最大化负载均衡性能
  • 服务器可以直接接收到真实访问源客户IP地址
  • 对现有拓扑结构变动较大
  • 需要考虑内网服务器是否有对外访问需求,必要时需要设置静态NAT转换
单臂模式 最常见的部署方式
  • 部署方便,对现有拓扑结构变动小
  • 和应用无关的流量不会通过负载均衡设备
  • 内部应用无影响,外部应用通常需要前端防火墙做NAT映射到应用VIP
  • 服务器不能直接接收访问客户源地址,需要对应用做修改后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真实访问地址
DSR 服务器回程报文不通过负载均衡设备,直接返回给客户端; 

延迟短,适合流媒体等对延时要求较高应用

  • 性能高,可处理吞吐量高
  • 服务器可以直接接收到真实访问源客户IP地址
  • 只能做4层的负载均衡,基于7层的服务无法实现优化(例如压缩等)无法使用
  • 需要在服务器上配置loopback地址

郑重声明:

1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,资源的版权归资源原作者所持有,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等相关法律保护。

2 由于无法和原作者取得联系,所以上传的部分资源无法先通过原作者的同意就分享给大家了,如本资源侵犯了您(原作者)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(微信号 xiaohaimei1989),我们会立马删除您的资源,并向您表达诚挚的歉意!

3 本站是一个公益型网站,分享资源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,分享知识,收取一点点打赏的辛苦费是用于网站的日常运营开支,并非用于商业用途。

4 本站资源只提供学习和参考研究使用,使用过后请在第一时间内删除。本站不承担资源被单位或个人商用带来的法律责任。

发表评论